郭愷主持生涯的第一個節(jié)目是《深度觀察》。對于一個從未學(xué)過主持的90后女生來說,主持這樣一個時事評論類節(jié)目,不免有些緊張和迷茫,懷疑自己是否駕馭得了。“一個多月的時間,有時候連續(xù)錄兩三天,一天錄兩三場,一個話題接一個話題,那個時候有一種不是自己的感覺。”一開始,郭愷不太清楚這是種什么感覺,直到看了柴靜寫的《看見》,她才找到能夠準(zhǔn)確形容這種感覺的文字——“那一刻就是燈光一照,身邊的人不會提醒你該問什么問題,而是不斷地有人說‘你的身子要側(cè)45度’、‘你要照顧到這個機位’、‘你的頭發(fā)要弄了’、‘你的衣服要拉一拉’。如果是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倒還好,若是話題連自己都不是很感興趣時,就會覺得很煎熬?!?/FONT>
但是這樣的煎熬沒持續(xù)多久,郭愷身上的“匪氣”就逐漸占了上風(fēng)?!巴练恕庇幸环N特質(zhì),就是天不怕地不怕,什么都不太當(dāng)回事?!翱赡芎筒皇侵鞒謱I(yè)有關(guān),我沒把這當(dāng)成一個挺大的事,就感覺開始拍就拍了,除了時不時有人會提醒我沒照顧到機位之外,我還挺放松的?!彼?,即使是在那些業(yè)內(nèi)資深的媒體評論人面前,郭愷也一點都不擔(dān)心自己會顯得幼稚?!耙驗楹ε伦约河字?,就試圖讓自己的觀點和專家靠攏,這個想法本身就是幼稚的?!惫鶒鸶嬖V記者,《深度觀察》的常駐媒體評論員、《工人日報》社會周刊編輯部主任石述思老師曾對她說,“要用自己的觀點去對抗專家的觀點,不要覺得自己幼稚,主持這樣的節(jié)目,不說錯話的主持人才是最爛的主持人”。
有了前輩的提點,郭愷就越加能夠名正言順地問各種“幼稚”的問題。她說:“有時我會想,如果我是觀眾,我可能也會有很幼稚的問題想問,那我為什么不問呢?有的時候,專家可能已經(jīng)說得很深入了,那么我是不是可以讓他們說得淺顯一點。如果我能聽明白,觀眾應(yīng)該就能聽明白?!?/FONT>
讓郭愷能夠不懼怕做一個會說錯話甚至幼稚的主持人,她身上的那股“匪氣”有不可磨滅的功勞。但“匪氣”的功勞遠不止于此。